首页 资讯 正文

邂逅平阴,看见文明济南

体育正文 271 0

邂逅平阴,看见文明济南

邂逅平阴,看见文明济南

大众网记者 魏俊怡 窦永瀚 济南报道(bàodào) 5月23日,济南市平阴县荣获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的消息一经发布(fābù),迅速(xùnsù)传遍这座玫瑰色的小城(xiǎochéng)。不仅如此,锦水街道山头村、孝直镇付庄村还同步入选“全国文明村镇”,可谓喜上加喜。 一座户籍人口(rénkǒu)36万人的济南市远郊县,凭何能在众多参选县(市)中脱颖而出?为此,记者来到了这座位于山水之间(zhījiān)的千年古(gǔ)县,探究其背后的文明实践路径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不仅仅是为了争牌子、拿荣誉,更重要的是让(ràng)群众在(zài)创建过程(guòchéng)中得到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惠。在此次探访过程中记者(jìzhě)发现,平阴的“创文”工作深谙此道,城市建设处处透露着治理巧思,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交出了一份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答卷。 文明创建(chuàngjiàn)的“绣花功夫” 环境空气综合指数4.52,同比改善(gǎishàn)7.2%,优良天数(tiānshù)达258天,PM2.5浓度降至37微克/立方米; 7个市控(shìkòng)以上河流断面污染物(wūrǎnwù)达标,锦水河城西洼断面水质同比改善12.23%,黑臭水体清零; 在平阴,细节治理(zhìlǐ)让城市面貌大变样。 清晨,锦东市场疏导点的王女士熟练地支起遮阳伞,将自家种的蔬菜(shūcài)分门别类(fēnménbiélèi)摆放在黄线(huángxiàn)区域内。“现在有了固定摊位,每天能多卖两成。”作为平阴第一批便民疏导点的首批入驻商户,她的经历正是城市管理从“堵”到(dào)“疏”转变的缩影。 平阴针对自种蔬果售卖难、占道经营投诉(tóusù)多等问题,开展(kāizhǎn)沉浸式调研(diàoyán),通过大数据及网格员巡查台账,精准锁定15个重点(diǎn)区域。3个月内走访商户超百家,绘制“流动摊贩热力图”,梳理出12处早晚高峰聚集点,新增10处疏导点,形成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。 平阴累计实施了51条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,有效解决了县城(xiànchéng)交通不畅、路网(lùwǎng)不全、雨污混排、路况差、环境乱、停车难等城市短板、缺项问题(wèntí);66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面积60.1万平方米,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;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(tíshēng)保障(bǎozhàng)项目,家家户户24小时安全优质供水;成功实施“一网双源”项目,城区(chéngqū)供热能力达1450万平方米;城市绿地率(lǜdìlǜ)提升至41.6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4.8平方米,居民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。 文明创建是长期系统工程,需下足“绣花(xiùhuā)功夫(gōngfū)”。平阴用数字丈量城市更新的民生刻度,从长远处、细节处提升城市品质。 文明实践的“群众路线(qúnzhònglùxiàn)” 平阴的文明创建绝非“为(wèi)创而创”,而是一场深刻的“治理革命”。 以“一盘棋”思维推进,实施“五城联创”战略,制定(zhìdìng)“十大行动”路线图,细化326项任务,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总抓手。 锦水(jǐnshuǐ)街道山头村是典型(diǎnxíng)。2020年,投资480万元(wànyuán)建(jiàn)智慧社区,装高清摄像头、智能车棚、充电桩等,实现“村民事、村民管、村民享”;2023年,投资155万元建家风馆、日间照料中心,满足老人需求,提升晚年幸福指数。 平阴的做法诠释了,文明从来不是冰冷的指标(zhǐbiāo),而是有(yǒu)温度的生活方式。 2024年,玫瑰文化博物馆、廉政教育中心等文化地标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;“平阴好人”评选涌现3名“中国好人”、15名“山东(shāndōng)好人”;“一村一场戏”年均(niánjūn)送戏下乡800场。在锣鼓声中,传统文化焕发新生(xīnshēng),成为(chéngwéi)浸润城市气质的源头活水。 “红黑榜”制度对(duì)不文明(wénmíng)(wénmíng)行为曝光警示,对文明商户减免(jiǎnmiǎn)税收;“文明积分”体系让(ràng)志愿服务可兑换物业费、医疗优惠;35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覆盖县镇村三级,形成“文明实践+社区治理”的特色模式,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;网格党支部构建起全民参与文明创建的共同事业。 由此可见(yóucǐkějiàn):真正的文明,是制度骨架与文化血肉的融合。 文明城市的(de)“生态红利” 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的创建是一场(yīchǎng)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革命,更是一曲产业与(yǔ)文明共生共荣的协奏曲。 独特的产业禀赋(bǐngfù)叠加政策(zhèngcè)红利的持续释放及营商环境的深度优化,让平阴的产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与活力, 平阴(píngyīn)玫瑰作为山东省“三朵金花”之一,位列济南市重点培育的(de)(de)十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。千年的底蕴和不懈耕耘,玫瑰已成为平阴标识鲜明的特色产业,也是平阴最耀眼的一张名片。 玫瑰产业(chǎnyè)(chǎnyè)年产值突破60亿元,阿胶产业集群带动就业1.2万人,康养产业项目遍地开花……平阴将文明创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让“美丽经济”与“美丽城市”同频共振(gòngzhèn)。 在孝直镇付庄村,“三变”改革激活土地资源,土地流转(liúzhuǎn)率达95%,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家、家庭农场12家,打造出良种科研、有机蔬菜、玫瑰(méiguī)研发、休闲观光四大产业(chǎnyè)矩阵。 目前,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,户均(hùjūn)增收3万元。千亩现代农业园里,“青壮17”小麦良种辐射全省6000万亩农田;玫瑰研发基地培育出(péiyùchū)12个新品种,带动周边农户(nónghù)户均增收2万元。 提及未来如何持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,平阴(píngyīn)已有具体目标和路径。 “拿到文明城市这块牌子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”平阴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凌丽(línglì)表示,平阴将继续深化“德行龙里”精神文明建设载体,贯通推进文明培育(péiyù)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(chuàngjiàn),持续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全力推动“文明城市”向(xiàng)“城市文明”实质性转变。
邂逅平阴,看见文明济南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